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寒潮来袭,多地气温“断崖式”下降!收好这份防寒养生指南!

2022
11/29
17:21
网易健康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冷冷冷……你有没有感受到骤降的气温?

11月2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预警,11月28日至30日,受寒潮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剧烈降温、大风、沙尘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大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气温先后下降10℃~16℃,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以上。


据中国天气网最新消息,随着寒潮主体南下,11月29日夜间开始,南方部分地区将会出现雨雪转换,多地或迎今冬初雪,部分地区还将有冻雨。健康时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重庆等多个省份先后发布陆续寒潮预警。


11月25日夜间,哈尔滨迎来降雪。哈尔滨日报图

“断崖式降温”来袭,从南到北一夜之间“真·入冬”!

为何此次寒潮会出现“断崖式降温”?

为何此次寒潮会出现“断崖式降温”?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11月28日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此次寒潮过程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剧烈降温,我国北方和中东部大部地区累计降温幅度有10至16℃,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6℃甚至20℃以上。

张芳华解释,近期随着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调整,有一股强冷空气沿着西北气流南下影响我国,造成了剧烈的降温。二是今年11月份以来,前期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所以冷空气到来后造成的降温幅度就非常剧烈。

本次寒潮过后就会一直冷下去吗?张芳华表示,寒潮过后,北方地区的气温将在30日前后自西向东陆续回升,南方地区12月2日前后气温也将开始回升。与前期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相比,在冷空气影响的前后几天时间内,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转为明显偏低。 ①

寒潮来袭,请收好这份防寒指南!

寒潮护好5个部位

1. 护好头——戴个帽子

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时,如果只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会迅速从头部散去,因为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

2. 护好颈——戴好围巾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而且脖子本身就很娇贵,如果再有慢性劳损的底子,一旦受寒,便可能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神经水肿,诱发颈椎病或让原有的颈椎病雪上加霜。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围条围巾或者穿高领衫等,保护好脖颈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气入侵。 ②

3. 护好腰——双手搓腰

腰是人的“一把手”。中医认为,腰乃肾之府,肾是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是人体重要的健康敏感区。除了衣着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疏解受凉带来的不适。双手快速揉搓,把手掌搓热后捂在后腰上,温暖腰肾,同时双手转圈按揉。 ②

4. 护好鼻——冷水搓鼻

气温骤降,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此时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5. 护好脚——泡泡足浴

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足浴要做到三点。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健康时报图

寒潮天气防好5种病

1. 呼吸内科医生——防哮喘、慢阻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朱晓莉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冷空气刺激后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

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③

2. 消化内科医生——“老胃病”易发作

天气转凉的时候就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陆枫林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因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本身有胃病的人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些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 ③

3. 心内科医生——防心梗、心绞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天气转冷,户外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这是秋冬季节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原因。 ③

4. 神经内科医生——要防脑卒中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怡菁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脑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③

6.骨科医生——防骨折、防腰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王宸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冬天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还有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 ③

寒潮养生做好这5点

1. 喝点黄芪防风防感茶

寒潮降温不少人出现着凉、感冒。江苏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主任中医师张钟爱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黄芪防风防感茶具有益气祛风防感作用,适用于体质薄弱、易于感风受寒感冒者。

黄芪30克、防风10克、鲜生姜5克,洗净晾干,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分次当茶饮用。注意每个人体质不同,具体可咨询医师。 ④


健康时报图

2. 关节不适试试热盐敷

降温天气很多人会出现关节不适、酸胀等,可以用热敷来缓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华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田雨2019年在健康时报表示,关节冷痛可热救,最简单的就是盐热敷,将食用盐200-300克用铁锅炒热,放入缝制好的沙袋中,在局部关节或是肌肉处热敷。能起到消炎、消肿、祛风散寒止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⑤

3. 吃一点辛味食物防寒

饮食中可以适量食用一些“辛”味食物来防寒。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彭玉清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从中医上来说,胡椒味辛辣芳香,性热,除可去腥增香外,还有除寒气、消积食的效用。胡椒粉分为黑和白两种,一般来说,黑胡椒调味作用稍好,白胡椒药用价值更高。

有些人一受风寒就容易肚子痛,拉肚子,是由于肠胃虚寒造成的,将白胡椒与红糖水煮开后趁热喝下,就能缓解,平时吃凉拌菜,最好也加点白胡椒面,可以去凉防寒。 ⑥

4. 防寒又润肺吃点蒸梨

冬季寒冷干燥,再加上有雾霾,很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发作。此时试试蒸梨对于润肺止咳有不错的疗效。

将梨去皮挖核后切成块,放在蒸碗中,再加入少量百合与冰糖(根据自己对甜味的需求酌量),加些生水,入锅蒸煮即可,以梨块用筷子一戳就透为度。一般早晚一次,连料带汤一起吃,效果很好。如果咳得厉害,还可往里边加些橘皮丝,效果就更好了。 ⑦

5. 驱寒散寒喝点紫苏茶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嗓音咽喉门诊主任医师梅祥胜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紫苏叶又叫苏叶,主要作用就是解表、散寒、理气、和营。着凉感冒、浑身发紧、发冷,还有点流清鼻涕、打喷嚏,不用急,拿出已经备好的紫苏叶,在杯子里放上15克,用开水泡上几分钟,或者在锅里用沸水煮上2~3分钟(时间不宜久,以防有效成分被挥发掉),然后一口气喝下去就会觉得浑身发热,一点冷的感觉也没有了。 ⑥





本文综合自:
①2022-11-28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通气会
②2011-09-22健康时报《秋雨过后“三温暖”》
③2016-11-02健康时报《一降温这几种病最高发!快收下这份各科医生的健康提醒》
④2015-03-19健康时报《养生药膳应对倒春寒》
⑤2019-12-20健康时报《关节冷痛多做盐热敷》
⑥2020-05-08健康时报《六味居家祛寒药》
⑦2011-01-13健康时报《冬季经典养肺方》

编辑:鲁 洋
审稿:杨小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任宇】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