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午饭的一个习惯,可能让你犯困、长胖
常言道「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然而当我们上午摸完鱼,想着「吃完午饭下午我就好好工作」,吃完饭的状态却是这样的——
午饭,简直就是睡前准备活动。中午不睡、下午直接崩溃。
很多人就疑惑了——为啥感觉欧美人从来不午睡、下午还能满血复活?他们是有什么超能力吗?
有一种猜测是,这和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
高GI的饮食
可能让人饭后困顿
我们的饮食中,碳水是主角,被称为「主食」。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增加血液中色氨酸的浓度,而色氨酸是一种「睡眠诱导剂」。
色氨酸一旦进入大脑,就会转化为血清素,后者是哺乳动物正常睡眠所必需的物质。
而我们常见的主食,很多都是高GI的碳水化合物,会进一步促进色氨酸进入大脑。
什么是GI(血糖生成指数)?简单来说,是反映某种食物让我们的血糖浓度上升的能力。
GI≤55,为低GI食物
55<GI≤70,为中GI食物
GI>70,为高GI食物
吃高GI的食物,餐后容易让我们的血糖浓度飙升,而这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
一篇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示:胰岛素可能会为色氨酸进入大脑「保驾护航」。
胰岛素通过让那些与色氨酸竞争、试图进入大脑的其它氨基酸「掉头」,从血液进入肌肉细胞,从而间接提升血液中色氨酸的浓度。
总的来说就是,高GI的碳水能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让大脑中的色氨酸变多,这可能就会导致我们「饭困」。
办公室里那些不睡午觉还能满血复活的人,午餐的选择可能就和别人不同~
当然,这只是饭后困顿的其中一种原因猜测。还有研究认为,饭后困顿和进食的总量、食物的结构、每个人体质的差异等等,都可能有关系。
但是,除了可能让你「饭困」外,高GI的饮食还有更多值得你警惕的地方——
长期的高GI饮食
有很多健康隐患
01
高GI饮食的人,更容易胖
一项针对12个肥胖男性青少年的实验显示,高GI的食物让人饿得更快,吃得更多。
当他们早餐分别吃热量相同的高、中、低GI的食物,然后5小时后再次自由吃饭时,早餐吃高GI食物的人,比吃中GI食物的人多吃53%,比吃低GI食物的人多吃81%。
这是因为,高GI食物很容易被我们消化吸收,葡萄糖会迅速进入血液,引起血糖飙升。
但同时,血糖的下降速度也很快,就像在坐过山车。我们很快又会感到饥饿,又想吃东西。
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营养过量而肥胖。
02
高GI饮食,容易让血管变得脆弱
长期高GI的饮食,会让血液变得黏黏糊糊的,导致我们的血管泡在「糖水」里。
这样的环境下,可能会让血管变得更脆弱,甚至促进血栓形成。
而血栓的下一步,就可能是「心血管疾病」。
年轻人,都觉得「心血管疾病」这个词离自己很远。但大量的研究表明,高GI的饮食习惯,是「冠心病」的强风险因素。
高GI的饮食,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是低GI饮食的1.26倍。
03
高GI饮食的人,离糖尿病更近
一项对42000名男性随访6年的研究发现:高GI饮食的人比低GI饮食的人,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37%。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长期的高GI饮食,让胰岛素变迟钝了。
大家都知道,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当饭后血糖升高时,会刺激胰岛素分泌,来帮助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是,长期食用高GI食物,有可能产生胰岛素抵抗效应,让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变差。
胰岛素抵抗一般分为两种:
敏感性下降:同样的效果需要更高浓度的胰岛素才能达到。
反应性下降:胰岛素的最好调节效果,比正常低了很多。
而胰岛素抵抗,就是发生II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性标志。
简单易实施
培养相对低GI的饮食习惯
总的来说,低GI饮食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慢性病中,都有很好的表现。
当然,相对低GI的饮食,并不代表我们只能吃低GI的食物。只要从小的吃饭习惯开始做出改变,就会很有帮助。
比如说:先吃菜和肉、然后再吃主食。
大量研究都证实,同样的一餐,菜-肉-饭的进食顺序,能够明显降低餐后的血糖反应。
再比如:吃饭别太快。
有条不紊地吃饭,不会一下子让大量葡萄糖涌入血液。而是缓慢地消化、让血糖平缓地上升,也能控制这一餐的整体GI值。
吃饭时多和家人聊聊天、或者追着剧慢慢吃,都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吃饭习惯的改变外,我们做饭还可以「懒一点」。
因为同样的食物,烹饪得越软烂、做得越精致,GI值反而越高。
我们可以发挥「能躺着绝不坐着」的懒人精神,能煮干饭绝不熬粥、能切土豆块绝不捣土豆泥~
在食材的选择上,也可以更「糙」一点。
精制程度越低的食材,GI通常也越低。
常见的低GI主食有这些,记得「收藏」哦。
红小豆,GI值25
1
绿豆,GI值27
2
鹰嘴豆,GI值33
3
芋头,GI值48
4
意大利面,GI值49
5
荞麦,GI值51
6
藜麦,GI值53
7
山药,GI值54
8
豌豆,GI值54
9
甜玉米,GI值55
10
燕麦麸,GI值55
11
乌冬面,GI值55
12
不需要花钱,只要一点小改变,就能更健康,可以说是很划算啦。
不管是怕胖的朋友、还是上了年纪的父母长辈,都快「转发」给他们,一起尝试起来吧~
合作专家王玺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科学审核兰晓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
内容策划一一
合作请联系dingyiai@dxy.cn
参考文献
[1]LudwigDSetal.HighGlycemicIndexFoods,Overeating,andObesity[J].Pediatr.9.03:E26.
[2]LiveseyG,LiveseyH.CoronaryHeartDiseaseandDietaryCarbohydrate,GlycemicIndex,andGlycemicLoad:Dose-ResponseMeta-analysesofProspectiveCohortStudies.MayoClinProcInnovQualOutcomes.2019Feb26;3(1):52-69.
[3]刘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与慢性病[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32(1):30-35.
[4]盘德辉,李翠君,姚剑坤,欧阳细瑜,何伟玲.血糖控制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7月第18卷第13期.
[5]OtsukaR,TamakoshiK,YatsuyaH,etal.Eatingfastleadstoinsulinresistance:findingsinmiddle-agedJapanesemenandwomen.PrevMed.2008Feb;46(2):154-9.
[6]AhmadAfaghi,HelenO'Connor,ChinMoiChow,High-glycemic-indexcarbohydratemealsshortensleeponset,The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Volume85,Issue2,February2007,Pages426–430.
[7]刘兰,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与慢性病[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年第32卷第1期
[8]DavidJ.A.Jenkinsetal,
GlycemicIndex,GlycemicLoad,andCardiovascularDiseaseandMortality[J]NEnglJMed2021;385:378-380NEnglJMed2021;384:1312-1322
[9]肖显超,肥胖相关性胰岛素抵抗研究:从流行病学到基因组学[C]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更多美好生活
来看丁香生活研究所
监制Emma
- 上一篇:中国人油吃太多了,真的很危险[ 03-30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