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夫妻的艺术人生
1月10日,宁化县翠江镇南街小巷内一幢民房内,一股浓烈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令人目不暇接。灯光下,画家张秋荣正在创作工笔画《宁阳古街》。她时而沾墨点翠,时而着色上彩,站在她旁边的丈夫伊贤彬则不时给予指导。
“前两天,宁化美术家协会组织集体写生,这个画作还没完成,今天正好有空补画一下,比如台阶上还要画个人。”伊贤彬翻了翻手机相册,指着妻子的画作说。遇上写生时间不够充裕时,他们就会拍些照片回来,之后再完善画作。
农村小子自幼痴迷绘画
伊贤彬是一名“60后”,三明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蓄着长须,略显清瘦,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受堂哥伊贤敬的影响,伊贤彬自幼酷爱绘画。“堂哥是乡镇粮站的仓管员,下班后就在家中画画,画作挂满墙壁,很好看,我特别羡慕,也想学画。”伊贤彬回忆,当年堂哥还借了一本《芥子园画谱》给他,他一直视若珍宝,经常临摹绘画。
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伊贤彬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鸭子在水中游,受到班主任黄婷的夸赞。黄婷老师随后叫他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一幅宣传画。画完后,他再次受到黄婷老师的表扬。“画得很好,咱们班的黑板报以后就由你负责,你当宣传委员。”伊贤彬至今还记得当年黄婷老师摸着他的头,面向全班同学说的一番话。
伊贤彬负责制作每周一期的黑板报,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因为痴迷绘画,他经常捡起老师的粉笔头在家中大厅的木板墙上画,有时也在水泥地板上画,大多是临摹花鸟虫鱼的工笔画。
上初中后,伊贤彬得到美术老师陈连胜的指导,开始学习素描,画技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甚至开始编写诸如八路军痛打日寇之类的连环画。因为画得栩栩如生,班上同学经常向他索取画作,甚至花钱向他购买,益发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为了同学情,也为了赚点零用钱,我经常在课堂上偷偷地画,回家后也不停地画。”伊贤彬坦承,他的理想是考上美术学院当画家,可惜因为痴迷绘画浪费太多时间,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为此没少挨父亲的训斥,但他还是一有时间就提笔作画。
1980年6月,初中毕业后没能升学,伊贤彬被明溪一家单位聘请为美工,后被明溪职业中学聘请为美术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他接触了大量油画,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撼。“原来画还可以这样画,画无止境啊。”当多次接触到油画作品后,伊贤彬开始爱上油画,画风逐渐走向多元化。
创作路上比翼齐飞
1993年9月,伊贤彬前往厦门鼓浪屿,开始了卖画为生、以画养画的职业生涯。1999年,他与“70后”老乡张秋荣一见钟情,很快结为夫妻。
婚后,伊贤彬、张秋荣夫妻相敬如宾。“怀孕后,她整天待在家,很是无聊,我便教她作画,主要学习工笔画,以打发时间,没想到以后也会成为画家。”谈起妻子的绘画之路,伊贤彬直呼纯属意外。
也许是名气不够,也许是市场不够成熟,伊贤彬夫妻以画养家的日子过得有些艰难,积压了大量画作。为了提升知名度,夫妻俩开始合作创作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鸿篇巨制。“有一幅工笔画卖了2万元,那算是高价了。”伊贤彬回忆,创作那幅画花费了夫妻俩半个多月。
2003年10月,伊贤彬赴天津美术学院参加为期一年的专业进修。2004年11月,他远赴北京创业,开了一家商铺“伊荣盛画廊”。伊贤彬主要进行创作,张秋荣负责打理商铺,闲暇之际也作画。多年来,夫妻俩创作了上千幅画作,精心裱装后大部分在商铺销售,或馈赠亲朋好友。
2008年,张秋荣创作的工笔画《秋入池塘藕花香》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画展,并获5000元收藏费,这更加激发了她的创作激情。“绘画艺术要勇于打破常规,在构图上敢于突破传统,追求艺术自由创新。”伊贤彬深有感触地说。
20多年来,伊贤彬、张秋荣情笃意合,经常在一起探讨绘画技巧,也常背上画夹外出写生,在艺术的道路上比翼齐飞。
夫妻俩双双加入中国美协
伊贤彬、张秋荣对艺术情有独钟,渴望走出一条烙上自己风格的艺术之路。“我们来自农村,也认为艺术之根在乡村,乡村的美景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素材。”张秋荣坦承,她和丈夫会不定期地回到家乡宁化,既探亲,也采风。
伊贤彬的画作注重生命体验和心灵境界的净化,作品深沉、厚重。张秋荣则以一位女性所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勾勒出一幅幅唯美、纯净的工笔画,作品清新淡雅,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近年来,伊贤彬的画作《云粞福地》入选第八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圣地祥云》获《“工·在当代”全国第九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他与妻子共同创作的画作《春明景和》入选全国第三届工笔山水画展。
2012年,张秋荣的画作《清辉》入选第三届全国工笔山水画展。2013年以来,她创作的《锦绣苗寨》《藕塘秋韵》《南塘寻梦》《秋酣梦暖时》《秋韵》《藕花香细秋风凉》《惠风和畅》等画作先后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9年9月,伊贤彬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2023年12月,张秋荣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伊贤彬、张秋荣因此成为三明美术界首对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夫妻会员。
宁化是千年古县,书画艺术底蕴深厚,曾孕育了“扬州八怪”之一黄慎、隶书巨匠伊秉绶等历史文化名人。伊贤彬、张秋荣长期居住在北京,也常回到家乡宁化,与当地画家一起外出写生,交流创作经验。“身为漂泊在外的画家,我和妻子很珍惜每次返乡的机会,我们将尽自己所能,与家乡的同行分享艺术创作与参展经验。”伊贤彬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家乡的书画创作,期待越来越多的宁化画家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进一步打造书画艺术之乡。
记者 赖全平
- 上一篇:宁化二实小举办毕业生优秀书法作品展[ 07-03 ]
- 下一篇:2024宁化融媒歌手大赛“响亮”开唱![ 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