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中主动作为

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中主动作为

宁化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本文结合宁化实际,就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论述,谈谈如何在高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主动作为。

  一、加强领导,提升脱贫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一文中指出:“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宁化从四个方面发力,不断提升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用于扶贫工作的时间均在5个工作日以上,深入各乡(镇)尤其是3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和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调研,以“解剖麻雀式”的工作方法排查问题、推进工作、压实责任,促进扶贫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二是夯实帮扶力量。持续深入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全县共有2398名干部与在册4614户13044贫困人口结对帮扶,全县干部累计帮助贫困对象制定帮扶措施8000余条,实施帮扶项目20000余个,落实帮扶资金510万余元。三是加大保障投入。2016-2019年,累计投入7665.29万元,保障扶贫工作的支出需求。改善扶贫办公条件,加大扶贫力量配备,切实做到县、乡、村均有人管扶贫事、有人做扶贫事。四是凝聚扶贫合力。主动对接省直挂钩帮扶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加强与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单位泉港区的沟通交流,推进教育、经贸、产业等合作。推进县乡部门帮扶,动员社会力量帮扶。

  二、精准施策,提升攻坚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宁化从四个方面精准施策,切实提升脱贫攻坚的实效。一是医疗保障攻坚。制定出台系列健康扶贫政策,确保贫困户看好病、就好医。2016-2019年,在省市医疗扶贫政策基础上,出台对个人承担部分再报销50%政策。同时,加大对残疾对象的关心关怀,强化扶残助残工作。二是住房保障攻坚。2016-2019年,累计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881户63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32户3879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0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3户,帮助贫困户实现居者有其屋。三是教育保障攻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求,推进教育扶贫工作。2016-2019年,帮助332名贫困幼儿减免保教费,建档立卡大学生897人次获县级助学金653.2万元,帮助160名建档立卡大学生完成学业。四是发展保障攻坚。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认真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兜底政策,加大对发展产业和资金贷款需求的贫困对象扶贫担保力度,实行生态扶贫,让绿水青山成为当地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金山银山”。同时,克服疫情影响,组织全县3000多名在职干部参与消费扶贫,解决因疫情影响造成农畜产品滞销问题。

  三、发动群众,提升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遵照总书记嘱托,宁化在突出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方面,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提升技能培育一批。2016-2019年,累计实施贫困劳动力“雨露计划”技能培训101期4188人次,对贫困学生发放职业教育补助资金410人121.8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四免二优先”及税收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贫困户参与宁化客家小吃培训并在县外新开办客家小吃店;为城乡低收入妇女提供家政服务(月嫂)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二是发展产业带动一批。在做大做强粮食、烟叶等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突出发展“两米两茶一稻种”特色产业,完善贫困户与特色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户参与发展产业。2016-2019年,“两米两茶一稻种”产业带动2000余个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三是落实就业转移一批。全面落实“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就业扶贫政策,截止2019年,共摸排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433人,已就业4869人,其余未就业564人均为在校生。开展人岗相适的就业推送工作,目前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8人,发放补贴72人次,共发放补贴金额44.03万元。四是电商扶贫帮助一批。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脱贫攻坚结合,大力实施电商精准扶贫,大力发展电商产业,让贫困人口“触网”增收。截止2019年,累计建成83个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电商服务覆盖113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58个),服务覆盖率82.9%。

  四、创新机制,提升脱贫活力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市县抓落实,就是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的指示精神,宁化结合实际,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创新干部帮扶。深化“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开展党员干部“四自问”帮扶工作。2020年1月9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王宁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宁化深化“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开展党员干部“四自问”帮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创新教育扶贫。在全省首创“三全三扶一档” 精准助学工作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2018年8月,此做法在福建日报头版头条报道;2019年5月,国扶办第36期扶贫信息刊载该做法。三是创新保险扶贫。将所有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由市财政全额资助保费的大田农作物保险、大病保险、小额意外伤害保险、贫困学生助学平安保险,做到应保尽保。累计投入县级资金156.75万元,共有42名贫困人口因意外或疾病死亡获赔65.43万元,贫困人口抵御意外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创新监督机制。开展精准扶贫“入户率、知晓率、满意率、措施到位率”电话抽样调查,每季度抽取20%贫困对象,将抽查结果作为年终综合考评重要依据。创新“二维码”平台,建立精准扶贫数字平台,将扶贫政策、贫困户信息、帮扶人信息、政策享受、结对帮扶等5个内容生成扶贫“二维码”,推动实现结对帮扶“四个精准”。

  五、从严要求,提升攻坚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宁化切实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一是严格督查巡查。制定出台《县纪委关于开展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5+1”专项治理的工作意见》《关于印发<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多个专项监督检查文件,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检查联合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二是严格问题整改。对照2016-2019年审计、巡察以及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发现问题,累计开展扶贫监督检查18次,发现问题91个,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严格考评考核。采取专项检查、抽样调查和实地核查等方式,按季度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相关扶贫开发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并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及时对考核结果差的单位进行约谈。四是严格监督执纪。加大扶贫资金监管和督查力度,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围绕危房改造补助、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小额信贷、雨露计划、教育助学等扶贫项目,开展“1+X+Y”督查、信访排查、交叉巡察,进一步强化资金使用执纪监督。

                            (发表于2020年11月1日《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