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来敲门】小泥鳅“钻”出致富路
盛夏时节,从宁化城区出发,驱车半个小时,就来到城郊镇雷陑村村后的山垄,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池塘,觅食的泥鳅不时翻腾出阵阵水花。
池塘的主人龚福生正在筛选泥鳅的公母,做好孵化泥鳅苗的准备工作。
今年56岁的龚福生,是翠江镇红卫村人。家中父亲肢体残疾、母亲体弱多病,之前全家的收入来源都靠他外出务工,日子过得紧张。
2014年,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扶贫、养老保险等帮扶政策如春风般温暖着龚福生,他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努力奋斗,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
2016年前,龚福生一直在南平一家泥鳅养殖基地做饲养员,工资不高,但他勤劳肯干、善于学习,逐渐掌握了养殖泥鳅的技术。
泥鳅抗病能力强、不挑食、好饲养,且市场好、效益高。
龚福生认为家乡的田地、水源、阳光等自然条件很适合养殖泥鳅,值得一试。
当年8月,龚福生辞职回到宁化。几经察看,他在雷陑村找到一片适合养殖泥鳅的低洼地。但在租赁连片土地时,龚福生遇到了难题,有农户不愿意把土地出租给他。镇村干部了解后,第一时间帮助协调田块租赁和水渠用水等问题。
土地问题解决了,龚福生又面临着启动资金紧缺的难题。镇帮扶干部及时为他申请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和中央财政扶贫资金8000余元。
2016年10月,龚福生将家里积蓄及筹借来的资金,共25万元钱,投资建起12亩的标准养鳅池,引进首批200万尾台湾泥鳅苗。
泥鳅养殖是个技术活,虽然龚福生务工时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由于缺少实践,泥鳅苗刚投放不久,就出现频繁死亡的现象。
龚福生每天蹲守在池塘边,反复观察,查阅资料,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养殖用水不达标,导致泥鳅大量死亡。
龚福生尝试把山泉水引入泥鳅池,将水草种植与泥鳅养殖相结合,在池塘中预留高地种植水草,泥鳅以水草种子、益虫及其卵粒为食,高温季节水草又能为泥鳅提供遮阳条件。
2017年5月,龚福生养殖的首批1万多公斤泥鳅正式上市。由于采取科学生态养殖模式,他养出的泥鳅肉质细嫩,畅销厦门、福州等地水产市场。
同年7月,龚福生成立宁化县卫华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养殖的农户提供幼苗、技术,统一回收、销售。
同时,捕捞、放苗等繁忙时节,合作社还雇请20多名村民进基地劳动,其中包含建档立卡贫困户11名。同村的贫困户沈福子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龚福生雇请他捕捞、放苗,每个月能增加收入500至600元。
龚福生的养殖之路越走越顺,不满足当下的他又开始“折腾”起泥鳅育苗。
2017年11月,龚福生揣着两万元,前往南平学习泥鳅苗孵化技术。经过一个月的蹲点学习,他渐渐掌握了泥鳅产卵、孵化、培育、养殖及病菌防治系列技术。
龚福生孵化出来的泥鳅苗,活跃且不钻泥、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除了自己养殖外,他还将泥鳅苗销往清流、明溪、江西石城等周边县市。
“泥鳅育苗周期20多天,价格每尾0.1至0.12元。”龚福生说,现在每年单卖泥鳅苗就有10万多元的收入。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2019年合作社养殖规模达40亩,泥鳅产量达10万公斤,年产值超过300万元。
今年,龚福生还探索莲子种植与泥鳅养殖相结合的“套养”方式,以此增加效益。“未来不仅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还要和泥鳅深加工厂商合作,延伸泥鳅产业链。这样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望着充满生机的池塘,龚福生信心满满。(记者 雷露微 罗健雄)
- 上一篇:【小康来敲门】马新林:养生态鱼 走致富路[ 06-30 ]
- 下一篇:【小康来敲门】红土地上莲花香[ 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