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发布
央视网消息:我国曾是寄生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蛔虫、钩虫、华支睾吸虫等寄生虫病防治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原卫生部曾分别于1988-1992年和2001-2004年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近日,第三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发布。
本次调查范围覆盖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在农村地区分别调查因卫生习惯而感染的土源性线虫病(钩虫病、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因饮食习惯而感染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带绦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和肠道原虫病等;城镇地区调查因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而感染的华支睾吸病。全国农村调查点1890个,调查人数48.42万人;城镇调查点517个,调查人数13.32万人。血吸虫病、疟疾和包虫病因另有专项调查,故不在本次调查范围内。
与前两次调查相比,我国重点寄生虫病人群感染率显著下降,全国总感染率降到6%以下,绝大部地区均已处于低度流行或散发状态。华支睾吸虫病等各种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也已经明显下降。本次调查呈现以下4个方面特征。
一是土源性线虫感染较第二次寄调下降幅度达80%以上,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生产与居住条件日益改善,自来水、无害化卫生厕所等广泛普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有效控制了寄生虫病传播风险。但是,农业耕作中经皮肤接触感染的钩虫的感染率仍较高,提示应继续坚持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对粪便实施无害化处理,同时教育农民做好农业生产时的卫生防护。
二是寄生虫病仍是危害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偏远农村地区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寄生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个别地区甚至超过30%,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食生肉、饮用生水等不良饮食习惯,提示应不断加大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助力健康扶贫。
三是部分地区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习俗导致华支睾吸虫感染集中分布,尤其在珠江三角洲城镇与城郊地区感染率高达23.36%,提示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改善养鱼环境,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时积极治疗感染者。
针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以下三点针对性举措:
一是寄生虫病可防可控不可怕。防治寄生虫病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齐抓共管才能进一步控制和消除寄生虫病的危害。进一步加强对寄生虫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保证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针对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与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施策,以寄生虫虫种分布和感染率高低为主要依据,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先导,改水、改厕、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及药物驱虫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实施精准防治。
三是完善综合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寄生虫病流调。一是在现有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的基础上,加强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肠道原虫病的监测。二是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和援外等工作,加强输入性寄生虫病和新发寄生虫病监测。各地也应根据其区域内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状况,选择重要病种设立监测点。
预防蛔虫、鞭虫等土源性寄生虫,华支睾吸虫、带绦虫等食源性寄生虫和肠道原虫关键在于“杜绝虫从口入”,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吃生的和未煮熟的淡水鱼虾、肉类食品,喝开水,搞好个人卫生和居家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等。配合政府积极推广无害化厕所和卫生饮用水。预防钩虫感染主要是避免裸露的皮肤接触可能含有钩虫幼虫的土壤,如不赤手赤足在农田、菜田劳作。另外鼓励大家学习有关卫生知识,提高自身防病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