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三十一 第一章 历史文物

2010
06/03
17:01
宁化县志

  1982年再次复查,大部分地方已辟为茶园。仅城关江背村以及横锁等地遗存有零星陶片、石器。采集标本有石箭镞、石斧、陶纺轮、印纹硬陶等。其特征:石器磨制精美;陶以夹砂陶居多,胎骨呈红色,火候甚低;纹饰有席纹、蓝纹、方格纹、米字纹、雷纹等。根据石器的造型以及印纹硬陶的纹样,与青铜时期的造型和纹样类同,属于商周时期文化遗存。

 

  江背村文化遗址  在村西南面100米、翠江东溪与西溪汇合处,距县城3.5公里。遗址因长期受雨水冲刷,台面上已无文化层存在。1958年后,此地垦为茶园,靠河一带经本地居民长期挖土烧砖窑,现仅存面积360平方米。1958年文物普查队发现并考证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2年复查时又采集部分石器与陶片。遗址表面未发现居住的建筑遗址,系属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遗址土层多已被挖掘烧砖瓦。19863月,文物工作者又在此地考察,并征集陶器2件:釜1件,高9厘米,腹宽14厘米,口沿12厘米,黑陶,火候800℃左右,扣之有金属声,底部微凹,口沿外翻,蓝纹,手工捏成,呈不规则型;壶1件,高18厘米,腹宽13厘米,口沿12厘米,实心圈足,直径8厘米,手工捏成,器型粗糙不规则,灰陶,方格纹饰,质地松软。据考察系原始时期遗物。

 

横锁乡文化遗址  位于横锁乡政府所在地南面,面积约350平方米,地形平坦,山坡已辟为茶园。1982年文物普查发现有大量陶片显露土面,陶片为夹砂陶,胎骨呈红色,花纹除素面外,还有席纹、蓝纹、挑刺纹。从陶片造型来看,属小型炊具。石器有石□(12厘米,磨制精美)、石刀(犁刀,长10厘米,宽7厘米)、石箭镞(1枚,残长10.5厘米,宽4.5厘米)。遗址长期受雨水冲刷,文化层已无存,陶片及石器随着耕土显露地面,地形地貌较平坦,又有翠江从旁流过,适应人类渔猎、农耕生活。此遗址与江背遗址同属商周时期文化遗址,现已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